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心动态 > 旅游推介

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丨安徽 淮北市旅游线路(一)

来源: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发布时间:2024-05-24 13:06:28


运河寻梦访古游



淮北市博物馆(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)——隋唐运河古镇——濉溪古城——隋唐运河柳孜遗址——临涣古镇


景区介绍:


淮北市博物馆 (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)



Image_20240524111352.jpg

运河遗韵 千年辉煌


淮北市博物馆又名隋唐大运河博物馆,馆藏文物数万余件,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。郭沫若先生为博物馆题写了“淮北市博物馆”馆名。我国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亲自题写了“隋唐大运河博物馆”馆名。


博物馆收藏了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出土文物,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相城作为区域性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曾有过的辉煌1999年,淮北市柳孜镇发现隋唐大运河遗址,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十大考古新发现。隋唐大运河淮北柳孜遗址的考古发掘,给这座博物馆增加了众多的高古瓷珍品。


隋唐运河古镇



Image_20240524111358.jpg

隋唐盛景 浪漫古镇


隋唐运河古镇是依托隋唐历史文化、大运河文化、淮北区域文化、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,打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商旅小镇品牌,先后获评“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”、“长三角夜间文化和消费样板街区”。


运河古镇项目秉承以建筑彰显隋唐文化,以五凤三阁为代表的古镇特色建筑,完美运用隋唐建筑符号,显现出傲视古今的历史风骨与大气磅礴的隋唐气韵,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力,其独具特色的隋唐建筑风情将成为淮北城市旅游地标,并成为淮北的旅游文化名片、城市会客厅和文化形象窗口。


濉溪古城


Image_20240524111402.jpg

人文荟萃 百年老街


濉溪古城位于濉溪县城东北部,至今仍大体保持明清时期的规制格局,内含以“一街八巷”为特色的阡陌结构,其中包括石板街、平安里巷、当典巷等重要街巷,反映了其繁盛的商业面貌与文化特点,文化底蕴深厚。


濉溪古城通过集聚非遗手工艺、老街老字号、地方土特产焕新百年石板街,并以街巷空间布局文化展馆、大师工坊、手工文创、民宿客栈驱动古城繁荣复兴,再现一个百态云集、酒香四溢、市声若潮的沉浸式文旅古城。近年来,濉溪古城荣获“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”、“安徽省十大夜游街区”等荣誉。


隋唐运河柳孜遗址



Image_20240524111406.jpg


柳孜运河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,属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故道遗址。1999年、2012年该遗址经过两次考古发掘,发现唐宋时期的河道、河堤、石筑桥墩、道路等重要遗迹,出土9艘木质沉船及大批陶瓷器、骨角器、石锚、铜钱等重要文物,填补了运河考古的多项空白。其中,石筑桥墩是我国大运河建筑遗址的首次发现,在运河内发现如此多沉船尚属首次,大量隋唐宋以来3个朝代、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尤为珍贵。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现对研究通济渠的流经路线、运河结构、河道变迁、水工技术、造船技术、漕运历史、商旅活动等具有重要的科学、历史和文化价值。柳孜运河遗址,曾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,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。


临涣古镇



Image_20240524111410.jpg




临涣古镇古称铚城,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。临涣历史底蕴丰厚,曾涌现出秦相蹇叔、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等一批历史名人;旅游资源丰富,现存古城墙、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延续千年的棒棒茶习俗闻名江淮大地。临涣古镇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、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、安徽省旅游十大古村镇、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乡镇等称号。


近年来,临涣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,建成临涣古城墙遗址公园,结合四大名泉保护工程打造亲水康养旅游,打造沿两河三岸建设景观带,努力将临涣古镇建设成“一城两河三岸”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,高标准打造特色旅游名镇。


美食推荐:


榴园地锅鸡


Image_20240524111415.jpg


选取明清石榴园里散养的土鸡,用石榴干枝生火,地锅烹饪,口味鲜醇,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。


周氏面皮


Image_20240524111419.jpg


制作技艺已被录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不仅是一道特色小吃,更是淮北的一张美食名片。


淮北油茶



Image_20240524111422.jpg


选用老母鸡和新鲜猪骨熬制的汤底,再放入油豆皮、手工面筋和五香果仁等辅料熬煮,食用令人口舌生津,胃口大开,被称为“爽神汤”。